→联系我们:南通大钢钢绳有限公司
 
行业资讯
·  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>> 新闻动态  >> 行业资讯
重复质押骗贷,最后火烧连营
2012-07-28    来源:钢丝绳    作者:南通大钢钢丝绳  阅读:

21世纪网 一尺多高的荒草中,层叠堆放着发黄生锈的螺线,偶尔有一两辆平板车拖着少量的钢材离开。有几百家商户的钢贸市场,很多店铺大门紧闭,开张做生意的,也难见老板的影子。

这是上海松江区的砖桥钢材市场,这是杭州城北金属材料交易市场,这是长三角钢贸商基地的缩影。

国内钢材价格连跌三月,近日甚至跌破豆粕价,很多钢贸商陷入了“越卖越亏”的泥淖。

为了多拿银行贷款,一些钢贸商通过空单质押、重复抵押、互保联保等方式去骗贷,甚至可以自行成立担保公司,确保银行授信顺利,这让江浙沪的各大银行更捂紧了钱袋子,部分银行甚至对钢贸商实行“一刀切”政策。

跑路、自杀、骗局……江浙沪钢贸商轮番上演着惊险戏码。有钢贸商形容过去的从业经历如“刀口舔血”。

钢贸商陷越卖越亏困境

上海松江区的砖桥钢材市场有700多家商户,是上海最大的钢贸基地。21世纪网实地走访,发现市场内堆放了大量的线材和螺纹钢,很多已经锈迹斑斑。十几部吊车停止工作,只有一部在起吊少量的钢材。门口的一家钢铁代理公司,虽然还挂着钢铁加工的招牌,但已经做起了农贸生意。市场保安回忆,去年能收到五百多个拉货的出门证,为了调度进出场货物,厂内安排了四十个保安。“今年到现在,出门证只收到了五十张,保安也只有二十多个。”

一位场内工作人员向21世纪网介绍,“现在钢价下跌得厉害,下游需求不旺,银行又紧缩贷款,听说数十家钢贸商资金链断裂了,还不上高利贷,有的半夜偷偷跑了。”

无独有偶,位于浙江杭州的城北金属材料交易市场也是门庭冷落。“城北钢市”的市场部主任魏敏透露,市场里老板“跑路”的事件暂未发生,但已有20%的商户已处于歇业或半歇业状态,这是钢铁业整体亏损的一个缩影。

钢价跌跌不休,国内钢材价格连跌三月,创下了两年新低,7月份跌势更加严峻。截至7月24日,第一财经钢材价格指数报收在137.7点,较去年同期下降21.69%。

以建筑用钢螺纹钢为例,螺纹钢价格面临低于豆粕的尴尬局面。截至7月23日,期货市场,螺纹1301合约价格创下3652元/吨新低,而豆粕1301合约3961元/吨。现货市场,截至7月23日,全国螺纹钢平均价格3970元/吨,而全国豆粕平均价格为4226.56元/吨。新浪微博网友戏称,“以后不会再有豆腐渣工程了,因为豆粕价格已经高于螺纹钢的价格了。”

钢价下行导致出厂价价格倒挂(期货订货价高于实际出货时市场价)严重。目前以旬定价的沙钢、河北钢铁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倒挂幅度已超过200元/吨,后期出厂价格大幅下调已难以避免。

分析师张铁山对21世纪网称,今年全国的钢材市场情况都不乐观,江浙钢贸商规模收缩最甚。一级代理商直接从钢厂出货,生存情况最艰难。不但被迫增加库存,还遭遇出厂价价格倒挂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亏损。“一拿货就亏钱,所以现在大多持币观望。”

“出厂价格倒挂出现后,部分钢厂会对一级代理商进行差价补贴,以锁定大型钢贸商和缓解库存压力。以十天为一个周期,钢价跌幅能达到100-150元每吨,但补贴只在50到80元每吨,补贴很不到位。”卓创资讯分析师毕红兵表示。

张铁山称,二三级代理商的盈利模式是搬砖头,即自己手中不积压货源,客户需要货的时候,去有货源的商家手上拿货,然后卖给需求方,从中把利润加入赚取差价。现在钢材没有利润空间,江浙钢贸商大多选择缩量采购,有一部分钢贸商甚至退市转行。

“自春节以来,江浙沪退市的钢贸商有十分之一,减量比例很高,占三到四成。”毕红兵称。

重复质押骗贷

自杀、跑路的惊现戏码频频在江浙沪钢贸商圈中上演。在华东三大钢贸集散地之一的无锡,一洲集团董事长李国清跑路,而入驻一洲钢材市场的36家钢贸商户,也因担保人一洲集团出现的重大变故,遭到无锡交通银行的起诉,涉及贷款金额超过3亿元。

此前有着钢贸背景的福建建阳市上海商会名誉会长,上海和煦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润铭,因民间借贷纠纷案已被法院起诉,公司资产已被查封。

据悉,目前钢贸商融资模式有五种:银行动产质押监管贷款、钢贸商联保、钢厂钢贸商银行三方合作、银行直接向钢贸企业法定代表人发放个人贷款、民间借贷。

据21世纪网了解,钢贸商融资多采用以仓单质押贷款、联保贷款等方式。

所谓银行动产质押贷款,也叫仓单质押贷款,即钢贸商以自有钢材存货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,银行委托第三方监管公司对上述质押物进行监管的操作模式。

但在仓单质押中,一些钢贸商与仓储企业联合,进行重复质押或者空单质押,以骗取银行贷款。

如一个钢贸商本来只有500万的货,但又从另一家钢贸借了500万的货,虽然仓单质押要求货物存放在第三方仓库,但第三方仓库从客户方收取仓储费,偏向客户,形成虚假仓单,这样钢贸商利用虚假仓单就能贷到1000万的货。

第二种情况,一个钢贸商同时注册多家公司,将同样一批货按市场价格卖给不同的公司。其他公司先支付20%的款额,剩余80%从银行贷款。在全款还未到齐前,这家钢贸商的货在手中,同时得到了多家银行贷款。

还有一种情况,钢贸商有500万的货,因为各家银行质押信息不互通,就可以利用同样一批货在多家银行质押贷款。

“对银行来讲,仓单质押会形成除了重复质押和空单质押等骗贷问题,对钢贸商来说,仓单质押也是问题重重。质押贷款到位需要周期,资金流动性不是很好,同时质押没有明确时长,江浙一带多为室外保存,容易产生锈货这种超低价资源。钢贸商拿回锈货后进行抛光处理,会降低钢材品相,每吨亏损在三百到五百元。”毕红兵表示。

目前,各大银行已将质押比例下降到了平均70%左右,而此前,部分股份制银行的抵押率已可以高达120%。

钢材市场内龙门吊基本闲置

互保联保贷款的隐忧

在钢贸商中盛行的互保联保贷款蕴藏着更大的系统性风险。

这种融资模式是几个相熟的企业联合起来,形成一个担保贷款网络。如果其中一方资金链断裂无法还款,其他担保人需要代偿。提供担保的还可以是第三方担保公司,也可以是一家独立的企业。

据悉,部分钢贸商存在亲友圈进行相互联保的情况。银行规定营业达到两年的企业才可以贷款,很多钢贸商就购买几家有两年营业资质的贸易公司,分别叫亲朋好友担任公司法人代表,通过非法增资,做假账后互保,再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向银行贷款。

据一位担保公司内部人员透露,这些钢贸商发现建立钢贸市场很容易贷款后,会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地方,而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也很欢迎他们。

据统计表明,浙江民营企业中最普遍的融资方式就是联保互保,约占企业总融资比例的60%-70%。

浙江杭州的一位钢贸商告诉21世纪网,如果钢贸商把贷款都用来做本业,即使一家出了问题,在“抱团取暖”的钢贸圈里,完全可以规避风险。但是很多人把贷款投向房地产、高利贷等高回报高风险的领域,一旦出了问题,资金链立即断裂,后果不堪设想。

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称,去年全年钢材贸易贷款是1.89万亿,央行公布的去年新增贷款总额是7.47万亿,那么钢材贸易贷款在整个银行新增贷款中的比例高达25.36%。

去年下半年,全国高利贷泛滥,钢贸商资金面普遍宽裕,成为输血者之一,房地产则成为吸血者。很多钢贸商在拿到银行贷款后转手放了高利贷。这些高利贷已进入全面还款期,有的钢贸商还有库存,更多的则没有库存,只有欠款条,因此经常出现钢贸商跑路,甚至跳楼之事。

今年4月银监会办公厅下发的《通知》表示,银监会接到公安机关通报,“反映部分钢贸企业以钢材市场为融资平台,通过虚假注资担保公司,以抵押质押、重复抵押、互保联保的方式,大量套(骗)取银行贷款”。同时,企业在骗取银行贷款后,“又变身投资公司,将所得资金投向房地产、股票、期货,甚至高利贷等高风险行业”。

《通知》明确要求,贷前调查要准确了解钢材贸易企业的真实用途,不能以担保、抵押或第二还款来源的可靠性代替对贷款企业还款能力的评估;加强贷后检查,跟踪贷款走向,确保贷款用于约定用途。

江浙沪各大银行对钢贸商捂紧了钱袋子。据悉,江苏、上海地区的大部分银行,对于很多企业贷款到期以后暂时都采取不再新增授信的政策,而能够获得续贷的企业,以往几天就能放款,现在也要等上一个月左右,有的企业更是被告知“无期限等待”,贷款额度也有了大幅缩减。

张铁山透露,浙江宁波的各大银行对钢贸商的贷款甚至实行了“一刀切”政策。

他认为,“传统的钢贸商模式需要进行转型,要学习美国和日本的模式,对钢材进行深加工,提供物流服务,收取服务费,提高产业的附加值,这样就不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。”(21世纪网 战瑞琬)

  相关信息